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保护

6天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呼啦圈在半空中悬吊,火焰在圈里吐信,现场肃穆而气氛却如那燃烧着的火焰一般热烈。大家屏息以待,等待绕着火圈打转的狮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冲刺,从那道火圈中冲过去。当狮子从火圈里穿过去,安全地落在地上的时候,观众们欢声雷动,掌声和欢呼声充斥整座会场,被狮子的表演深深震慑住。 那是想像中的画面,是我童年里对马戏团的想像。跳火圈的狮子,倒立的大象、骑独轮车的猴子和滑稽的小丑构成了我对马戏团的认知。小时候没有去过马戏团,而马戏团却经常在小学的作文里出现。我凭着想像把那些威武的、搞笑的动物们写在了我的作文里,而它们在作文里都拿了高分,我相信那是对它们精湛表演的评分。 长大之后,我才有机会看马戏团。那一天,我看到了在演播厅里来回穿梭、360度旋转的摩托特技。汽车的轰鸣声激发热血,观众身上的血液伴随着摩托车离合器的转动跳动着。看到了声光结合的华丽表演、一人饰演男女的双簧,善于调动气氛的小丑,他们伴随着热舞和音乐让整座演播厅骚动起来。那天最让我震撼的表演是体操表演与走钢索表演,但唯独不见了动物。 那一晚的表演精彩得令人拍案叫绝,但我依然心系着跳火圈的狮子、倒立的大象和骑独轮车的猴子。只是当观众散去之后,音乐停下,我依然没有等到它们。动物们去哪了? 回到家后,我在网上搜索我的疑问。原来早在很多年前,许多马戏团已经取消了动物表演。在国外,爱护动物人士对那些残酷的动物表演提出了谴责。我这才知道,原来在那些精彩表演的背后,狮子、大象和猴子经历了多少痛苦的训练。比如狮子,天性怕火,它们在驯兽师挥舞的蛇鞭下冲向火圈,在干练迅猛的脚步下曾踩过多少炙热的烫痕;比如大象,体型庞大,却被迫跪下,承受自身巨大的重量;比如猴子,天性好动,却不得不骑上独轮车,反复进行表演。那些看似轻松愉快的表演背后,不知隐藏了多少个疼痛的夜晚。 人们开始关注动物的权利 我很庆幸,随着人们对动物关爱的意识提升,人们愈加关注动物的权利。大家熟悉的动物园是用栅栏将一群群动物区隔开来,让人们可以站在栅栏外观看动物。那是人类的凝视,是来自高等动物对低等动物的审视,是睥睨的目光。然而,仔细想来,动物和我们一样,都是造物者的产物,真的有高下之分吗?因此,我更欣赏另一种开放式的动物园。将动物放在模拟森林的园区里,让人们乘坐游览车进入动物的世界。动物可以靠近你的车,你也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们,感受它们的脾性。这种形式显得更加平等,也展现了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如今,我们在观看马戏团时,可以专注于人类如何超越自身的极限。马戏团里的摩托特技和体操,都是人类通过一次次训练磨练出来的能力,其中也包含辛劳与付出。但与动物不同的是,表演者拥有选择权。 我很庆幸当年的狮子、大象和猴子留在了我童年的作文里,并且它们在那篇作文里得到了属于它们的高分。如今,它们不再是马戏团的一部分了。而我希望有一天,当我牵着孩子的手走进马戏团时,我可以笑着对他说:“狮子,不再跳火圈了!”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在加影州选区,万宜志愿消拯队是当地人最为熟悉,成立至今已11年,成员人数也有36人,大多数队员是蓝领阶级,也有部分人员来自专业领域。但是,他们加入志愿消拯队是有一个“共同点”,是社会责任感将他们拉在一起。 报道、摄影/李景志(部分照片由万宜志愿消拯队提供) 他们无条件为社区作出贡献,牺牲小我奉献社会的热情,为社区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充满使命感,因为他们坚守与担当,除了支援正规消拯队救援工作,也是保护市民生命财的“小人物大英雄”——万宜志愿消拯队。 在加影州选区,万宜志愿消拯队是当地人最为熟悉,成立至今已11年,成员人数也有36人,大多数队员是蓝领阶级,也有部分人员来自专业领域。但是,他们加入志愿消拯队是有一个“共同点”,是社会责任感将他们拉在一起。 每支志愿消拯队都有一名灵魂人物,就是带领队员的队长。今年接任万宜志愿消拯队主席的梁凯辉,已有16年实战经验,他和其他志愿消拯员一样,无时无刻承担着社区应急救援。虽然是志愿者组成,但是冲锋陷阵、毫不畏惧的勇气,令人打从心底的佩服。 “我们每天准备好状态随时待命,任何一名队员只要收到紧急救援通知,只要情况允许,例如得到雇主同意放下工作,即使只有3至5人,也能出勤前往现场。” “志愿消拯员是义务性质,也明白需要一些队员协助解决一些正规消防队忙不过来的任务,谁可以出勤就交给谁。队员之间已有默契,毕竟和正规消防员不一样,很多时候需要视乎队员情况。” “因为志愿消拯员初衷是救护,去帮助别人,参与这种义务工作是需要热诚和自律,而且只有付出,没有酬劳回报。” 他受访时指出,有时候还与正规消拯员走进火场,前往灾区救援,需要大量体能,不是每个人可以接受。例如在执行任务时,也要带上装备如灭火器,还有厚重的消防防护服。 每月在消拯局训练2次 梁凯辉说,由于涉及救灾工作,他和其他队员每个月会在消拯局进行训练两次。队员每星期要检查消拯车配备的救火工具和救援设备,和正规消拯员没有分别,主要确保队员在出勤时熟悉消防工具。 “因为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守望互助是必然的,通过训练不仅逐步掌握救援技术和急救专业等知识,也可以逐渐养成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的支持对于一名想成为志愿消拯员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个人安全会是首要考量。我和队员出勤,安全是第一优先,不让任何一位队员身处险境。以我为例,虽然家人支持我,但我是不可以让家人担心,这是责任,一定要平平安安回到家里。” “我们会不遗余力地保护社会安全,同样重要的是,也要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vip_content_start] 配合成立11周年 10月19筹款提升设备 志愿消拯队向来自给自足,政府提供的拨款也不多,就算有国州议员的帮助,始终杯水车薪。所以,万宜志愿消拯队今年10月19日配合成立11周年庆典举办筹款活动,筹募经费的目的,是要增添一辆消拯车、更换配备和提升会所。 梁凯辉说,万宜志愿消拯队目前只有一辆消拯车和水槽车,现有的消拯车车龄逾20年,很多配备已老化,是时候要更换,而且再添加一辆从日本进口复新消拯车,费用不少于20万令吉。因为费用庞大,只能向外界进行筹款以完成采购。 “除此之外,目前位于锡米山新村的会所也需要提升,希望可以达到筹获50万令吉目标。” 盼有热忱的年轻人加入 万宜志愿消拯队副主席谢伟贤说,年轻人对加入志愿消拯队兴趣不大,最大原因是义务性质,和志愿警卫局有报酬不一样,即使两者都是制服团体,但是年轻人加入志愿警卫局的兴致更高。 他不否认,在招募年轻人加入志愿消拯队并不容易,这份工作需要热诚,没有薪水、没有津贴,队员还要自费交通、伙食和购买制服;要认同这份义务性工作,不能缺乏热诚。 “我是希望有热忱的年轻人加入,志愿消拯队的工作是多方面,除了火灾、水灾,接到其他求助通知,例如捉蛇、寻找登山迷路者或检查社区消防栓等,这些也是我们的任务。” “对消拯工作有兴趣,志愿为社区服务的年轻人,志愿消拯队会是不错选择,遇到灾害事故的辅助救援等方面,志愿消拯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披露,志愿消拯员所做的各种各样事情,都是为社区提供帮助,不仅消防救援,还可以在其他事故中提供应急救援和营救。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