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霸凌
中砂
少年遭霸凌视频流传 . 警扣涉案者调查
双溪阿刹一名16岁少年遭当地恶霸欺凌,一段长达2分15秒的施暴影视频在社交平台广泛流传,当地警方已在短时间将涉案者带回警署调查。
3天前
中砂
全国综合
玛拉霸凌案调查近完成 7被扣者陆续获释
勿述玛拉理科初级学院学生被霸凌案件的调查工作已接近完成。
4天前
全国综合
即时国内
2玛拉初级理科学院生 涉霸凌遭扣3天助查
继昨日5名被扣学生之后,另2名于昨午被捕的勿述玛拉初级理科学院学生,今日起被延扣3天,以协助警方调查一宗校园霸凌案件。
5天前
即时国内
社会
涉霸凌初二学生 6学院生遭开除
来自登嘉楼勿述的6名玛拉理科初级学院高年级生涉及霸凌一名中二学生导致其受伤,现已被学院开除。
6天前
社会
即时国内
涉霸凌同校中二生 5玛拉初级理科学院学生延扣助查
5名玛拉初级理科学院的学生从今日(27日)起被警方延扣3天,协助调查一宗中二学生被霸凌案件。
6天前
即时国内
VIP文
霸凌与朋友间打闹不同 李嘉雯:常见霸凌有5种
温馨苑辅导员兼导师李嘉雯指出,霸凌与打闹存有差别,霸凌是一种有意图、重复性、造成伤害的行为,与朋友之间轻松的玩笑并不相同
6天前
VIP文
都市动态
又校园霸凌 疑某巴生国中 女生厕所遭围困掌掴
再传校园霸凌事件!
2星期前
都市动态
学记
【专题】树威严?引关注? 缺关爱? 培养同理心 防校园霸凌
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校园霸凌如同一道隐形的伤痕,侵蚀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言语的嘲讽、社交的排挤、肢体的暴力……这些行为除了造成即时的伤害,更可能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冲击受害者,甚至其家人的生活。 近年来,霸凌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但许多案例仍被忽视或淡化。面对这个严峻问题,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亟需从预防、干预与支持等多维度入手,以构建更安全的校园环境。 肢体言语攻击受害者 源于权力体力等不对等 霸凌,是指一种长期或即时发生的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心理、身体或言语上的伤害。由于欺凌者与受害者之间往往存在权力、体力或社交地位的不对等,受害者可能因恐惧或无力反抗而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霸凌个案里的欺凌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通过对受害人身心的压迫,造成受害人感到愤怒、痛苦、羞耻、尴尬、恐惧及忧郁。 霸凌行径包括制造威胁、散播谣言、肢体或言语攻击,以及故意将某人排挤出群体之外等行为。 廖琇银强烈谴责霸凌 曾陪伴助友走出阴影 吉打居林觉民中学学生廖琇银接受本报学记访问时说,其朋友曾遭受长达3个月的校园霸凌,得知此事后,她既感到愤怒又心痛,强烈谴责霸凌者的行为卑劣可耻。 面对朋友的困境,她第一时间陪同朋友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专业帮助,通过辅导老师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协助朋友缓解痛苦。 在此期间,她也始终陪伴在朋友身边,给予温暖的安慰和鼓励,协助朋友逐渐走出阴影,重新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对方情绪也渐渐趋于稳定,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廖琇银说,校园霸凌绝不能被妥协,并呼吁各校完善反霸凌校规,加大惩处力度,对已发现的霸凌行为从严处置,以儆效尤,从根本上遏制霸凌思想的滋生。 她也鼓励遭遇霸凌的学生勇敢发声,及时向老师和学校管理部门举报,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捍卫校园公平正义。 赵媃惠:遇遭排挤学生 陪同求助教师解决 威南日新中学总学长赵媃惠曾在校园里,见到一名学生蹲在厕所外哭泣,询问后得知对方被同班同学排挤。身为学长的她便带着那名学生去见学生事务副校长与纪律教师,老师们仔细了解并咨询了事情经过后,采取了适当的行动。 如今科技发达,大家都喜欢在“匿名墙”上控诉某件事情或某个人。比方说学校每月例行检查仪容的举动,引起众多学生的不满,纷纷到“匿名墙”控诉执行检查的学长。 不仅如此,这些“键盘侠”也经常在屏幕后面造谣、攻击他人等,这一系列动作已形成网络霸凌,而学校纪律老师立即采取行动,调查注册匿名墙账号的学生,并给予严厉的惩罚。 对此,赵媃惠认为,不管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的同学,都需要适时地检视自己,或许是自身因素而导致现有的情况,并建议他们可以咨询辅导老师或心理医生,以协助他们反思本身的行为,并作出改变。 除此,家人也可给予他们陪伴与正确的指导;朋友们可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与耐心,而学校也须及时采取行动,避免并杜绝校园霸凌事件,毕竟霸凌的后果可大可小。 陈保安:指持续性行为 误会冲突常被误为霸凌 威南日新中学学生事务副校长陈保安说,他处理过校园霸凌相关事件,但他强调,学生和家长对“霸凌”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误区。 他解释道,大多数所接到的“霸凌”投报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霸凌,而是学生之间的误会及冲突,而被误认为霸凌事件。 不过,他坦言,在过去的年代,学府确实存在着校园霸凌事件,只是当时“霸凌”这词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一般是称之为“欺负”。 他进一步说明,欺凌通常是指以任何形式欺负对方,而霸凌则是持续性的行为,同时也带着权利不平等、强者欺负弱者的行为。 “比如说,有次有个学生到纪律室举报同班同学霸凌他,经过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后,才得知是同学之间的玩闹而造成的误会。” 他忆述道,A同学把B同学的铅笔盒藏起来,然后传给C同学,结果找不到了。B同学因为这事感到受伤,觉得自己被同学针对而认为这事是霸凌。 校方会先了解起因 采“爱的教育”引导 谈及校方在处理霸凌事件的作业程序,陈保安说,校方会先深入调查事件的起因经过,同时采取相关的措施。 他指出,由于教育部已明令禁止校方体罚学生,因此校方会采用“爱的教育”来引导学生,并让霸凌者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另外,校方也意识到校园霸凌现象,往往是因为霸凌者本身缺乏信心,他们会想通过欺凌他人以获取同伴的支持,找回优越感。” 为了预防校园霸凌事件,校方会在开学第一天,邀请警方与相关部门人员到学校分享,以让学生提高醒觉,借此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难不会对霸凌者有偏见 至于要如何劝导社会勿对校园霸凌者存有偏见,陈保安说,这必然会面对一定的难度,毕竟,换个角度思考,若是本身的亲朋好友是受害者,那大家是否还能理智地原谅对方呢? “所以,校方希望事发后,应避免随意散播谣言,反而应鼓励涉事双方互相沟通,以减少误会,并促进和解。” 艾莉雅:助走出创伤 被霸凌须心理辅导 威南日新中学辅导教师艾莉雅曾处理校园霸凌事件,但情况相对较轻,处于可控范围内。 她受访时说,当霸凌事件发生时,她会带学生去见学生事务副校长,由校方初步处理,接着再交给辅导教师进行心理辅导,以协助受害者缓解心理压力和创伤。 她认为,经历霸凌的学生须接受心理辅导,而辅导老师应尝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卸下防备,再深入了解有关学生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及学生被霸凌的原因。 “辅导老师需要安排至少3次的心理辅导,循序渐进地予以开导,协助受害者逐步走出创伤,重建自信。” 多因缺家人朋友关爱霸凌人 艾莉雅说,许多霸凌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因为霸凌者缺乏家人朋友的关爱,为了获得关注而欺负同学。 “当然,也有一些霸凌者是为了在同龄人中树立自己的威严,因此不惜通过欺负和打压身边的同学来提升个人在学校的地位。” “施暴者也有可能是为了得到满足感,展现自身的威严和报仇的心理动机,而选择霸凌同学。” 有鉴于此,她认为辅导老师应该通过教育和引导,让霸凌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情绪调节能力。 她不忘呼吁社会应该对霸凌者多一份包容与关爱,让他们有机会从新出发。 马宁伽:缺霸凌概念了解 多数投报皆属朋友玩笑 威南日新中学纪律教师马宁伽则指出,该校至今未发生过真正定义上的霸凌案件,所出现的“霸凌”投报主要是因为当事人缺乏对霸凌概念的深入了解,误将朋友之间的玩笑当成霸凌。 不过,她严正说明,当真正的霸凌案件发生时,校方会严格遵守教育部的指南去协助与辅导被霸凌者。 “许多霸凌事件的发生,往往源自于霸凌者不成熟的认知与偏差,他们错误地认为欺负比自己弱小的朋友是‘好玩’的。” 因此,她强调,学校不仅要关注“被霸凌者”的心理状况,也应该对霸凌者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 会联系家长一起解决 “一旦发生霸凌事件,老师会立即联系家长,与家长一起配合解决问题,而校方也会找出霸凌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受害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她认为,只要辅导工作到位,大家对霸凌者的偏见也会逐渐减少,并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而霸凌者也应该觉醒,明白本身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江嘉荣:与家长合作改正加害者行为 吉打居林觉民中学教师江嘉荣不曾接触霸凌事件,但曾处理同学之间的孤立或争执。当看到学生被欺负时,他会先了解事发经过,并协助他们解开误会及达成和解。 他认为,施暴者可能在家庭中缺少关爱,才会通过霸凌他人来获得关注,又或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同时也有可能是因为害怕被孤立而选择附和他人,参与霸凌行为。 他认为校方须和家长合作,携手教育和引导加害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协助他们改正行为并促进心理成长。 杨佩冰:鼓励受害者勇敢发声 学生家长杨佩冰强调,校园霸凌不仅影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也破坏校园的和谐氛围。 她说,虽然自己未曾直接接触霸凌事件,但深知其危害,因此,若遇到此类情况,她会立即协助受害者脱离危险,如报警或向学校求助,并鼓励受害者勇敢发声,寻求心理支持。 她认为,预防霸凌需要多方努力,学校应加强反霸凌教育,提升学生的同理心,并设立安全举报渠道,同时,提供心理辅导资源,协助受害者走出阴影,并制定更具体的应对措施。 “家庭教育同样关键,父母应培养孩子的自信与尊重他人的价值观,防止孩子成为施暴者或受害者。” 她说,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安全、友善的校园环境。 持续教育瓦解霸凌土壤 根据学记队所展开的访谈,发现校园霸凌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动机。通过与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深入了解,亦发现霸凌行为并非简单的“恶作剧”,而是施暴者在心理缺失、社会认同需求及情绪管理失衡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此外,尽管社会对霸凌者普遍存在道德谴责,但受访师生均呼吁“给予他们改过机会”。 就如陈保安在访谈期间提出的尖锐问题:“若我们的亲友是受害者,能否理性原谅?”这一反问直指社会矛盾,我们既要求严惩暴力,又期望加害者能重生。 或许,唯有通过持续的教育与包容,才能从根本上瓦解霸凌的土壤。校园霸凌是群体心理的缩影,理解动机并非为暴力开脱,而是为了更有效地预防与疗愈,正如艾莉雅所言:“同理心教育才是反霸凌的起点”。
2星期前
学记
全国综合
谴责政治化国小霸凌案 教长否认认识涉事家长
教育部长法丽娜今日严厉谴责部分人士将瓜登县一所国小2名学生涉及霸凌事件政治化的行为。
2星期前
全国综合
全国综合
法米:涉赌博诈骗霸凌造假 3社媒删16万内容
通讯部长拿督法米表示,截至昨日,社交媒体平台脸书、TikTok和YouTube已同意删除15万9518条与赌博活动、网络诈骗、网络霸凌和传播虚假新闻相关的内容。
3星期前
全国综合
最新文章
自小被嘲笑霸凌仍坚强乐观 肌萎男用音乐鼓舞他人
患有肌肉萎缩症的新加坡男子沈于翔,尽管从小到大面对同学霸凌与职场偏见,他却未向命运低头,反而用音乐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鼓舞他人,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3星期前
最新文章
专栏
从心出发 | 不忽略或承受 散播正确事实 面对霸凌 冷静反击
在面对一些社交(关系)或语言霸凌时,我们总是很常听到身边的人会对你说:“你就不要管他啦。”、“你走开就好了。”,可是,避开就好了吗?那是最有效的方法吗?其实,与其选择忽略,我们还是可以运用一些心理学上的技巧去应对,而不是一味让自己在面对霸凌时承受那一份痛苦。 临床心理师罗丽君在受本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带我们模拟了一段社交(关系)霸凌的场景。她说,当有人在圈子里谣传说你成绩不好,那是因为你在外面跟异性鬼混,是活该的。这时候的你得避免去反驳,毕竟越反驳越会掉入霸凌的陷井,让传播者越想越爽。反之,你可以主动出击,来到听过或取笑过有关谣言的人身边,故意问对方:你有没有听说过我跟异性鬼混的谣言?如果对方表示有听过,但不知道是真是假,你可以顺势告诉他:是啰,很搞笑,这些话都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而且还说得出口,亏我还每天很努力的读书。 惊讶反应可打破霸凌循环 “又或者,你可以很惊讶的说:什么?这种事情讲出来竟然还有人去相信?为什么会有人去相信?……表示惊讶的这种反应,是可以打破社交(关系)霸凌的循环。” 她说,面对社交(关系)霸凌、听到谣言时,一个人难免会感到混乱,但这时候务必保持冷静,并散播回正确的事实。 她表示,同样的,在面对语言霸凌,即被取笑和辱骂时,我们除了要保持冷静,也不要去忽略它,因为忽略只会让实施霸凌者觉得你更弱小,甚至演变成社交/关系霸凌,出现排斥你的谣言。尽管当下是难受的,但我们可以表现出一副“听到(这样的语言霸凌)又如何”的样子。 不争辨 只需翻白眼表达态度 “我们不需要去争辨,只需要翻白眼、双手抱胸等肢体动作,表达一个态度的存在,让取笑我们的人显得很愚蠢。” 不过,她提醒大家务必多准备几套应对的动作,她说,面对语言霸凌,并不能每次都重复同样的回应方式,毕竟霸凌的行为不是马上就可以停止的。它只能慢慢的减退,又或它可能会演变成更大的火花。但,只有坚持了、熬过了,很快就能灭火。 “这些都只限于取笑的人只是进行语言霸凌,要是出现身体霸凌,则翻白眼、双手抱胸等回应都行不通,它只会更激怒对方,让对方还手。” 罗丽君指出,虽然霸凌在法律上没有一个特定的定义,但在美国心理学会又或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里,霸凌即是有攻击性的行为。它的定义是指故意、有企图及反复性对其他人造成身体或心灵上的伤害或不适。而之所以出现霸凌的行为,即是出现了权力不平等的欺凌压迫、事件反复性重复发生及遭霸凌的人没有能力反抗。 霸凌4大类 她表示,基本上,霸凌可以分为4大类,即言语霸凌、肢体霸凌、社交/关系霸凌和网络霸凌。无论是用写或说的方法来欺负一个人,便能构成言语霸凌。比如:取笑或嘲笑、针对一个人的身体进行侮辱或辱骂,甚至威胁一个人要他做一些事情,否则会伤害对方。 “从轻微的向他人丢弃纸张、以他人害怕的事情来吓对方,到严重的打踢、拌倒、吐口水、故意破坏、摆出粗鲁手势等,都属于肢体霸凌(伤害身体);社交/关系霸凌,则指有人刻意伤害他人的声誉、在群体里排斥一个人;至于网络霸凌,是指用网络、短信、 社交媒体等通讯应用程式,发布对一个人不正确或负面的消息,导致当事人难堪。” 她指出,一个人在面对肢体霸凌时,他需要做的是远离实施者。一般上,遭肢体霸凌者都是独处的,因此他们可以尽量避免独处,并走入人群,往多人的地方去。尤其是学校霸凌一般发生在厕所、换节、食堂、等待父母来接送或自己走路回家的时候,因此,就得保持低调,避免这些路线。 身处险境求助大人 她说,很常听人说:你只要跟实施者做朋友就不会被欺负,然而,这种做法却是万万不能,这只会把自己推向更高的风险。毕竟实施者和遭霸凌者处于权力不平衡的情况下,遭霸凌者的加入只会让实施者更容易的看到霸凌者的弱小和缺乏反击力,进而欺负他,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招惹。而且,霸凌者一旦身处险境时,就得寻求大人的协助。 “在面对网络霸凌时,务必要保持低调,除了投报对方,也得封锁对方。只有在封锁对方,解除主导情绪的杏仁核,让自己的情绪得以舒解,回归到理性思考,才会找到解决的方案。而且,我们还得进行截屏,保留证据,一旦事态严严重,则要去备案。” 在霸凌事件上,除了实施霸凌者和遭受霸凌者,还有一个旁观者的角色。那么,旁观者在霸凌事件上是否应该挺身而出,给予弱小的遭受霸凌者协助呢?罗丽君指出,与其观看,旁观者有必要出来捍卫。毕竟只要有一个人干预,霸凌情况就会有改变。当然,前提是他没有处于高风险,挺身而出是可行的。 罗丽君举例在一场正在上演的语言霸凌场景里,遭霸凌者正在被取笑,而这时候旁观者可以藉著转移话题,干预这场霸凌事件。她说,旁观者可以试著说:你这样(取笑)没有很好咧,要不我们来说点别的。 她表示,在面对弱小的遭受霸凌者时,由于他们的力量疲弱,所以旁观者需要给予协助,邀请对方加入自己的群体里。 她指出,根据2022年全国健康及病发率调查报告显示,在3万名13至17岁的青少年中,每10人中就有一人遭霸凌。遭霸凌的高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小、没有朋友、孤单、曾经接触过酒精或毒品、有逃学史、曾经被家暴过;至于在网络霸凌方面,每5名青少年当中,就有1人是实施者。而实施霸凌的因素,则包括情绪失调(可能长期被否定、没有真正的朋友)、忧郁、焦虑、曾经在语言或身体上遭家暴过、曾经被霸凌、缺乏同侪的支持。 她表示,上述数据显示大马的青少年霸凌情况是让人担忧的,然而,霸凌的发生及实施霸凌者行为的背后,存在著很多原因。根据Olweus Bullying Circle的研究显示,实施霸凌者并不只是单纯的实施者角色,他也许曾经目睹过霸凌,是一名旁观者,甚至也可能是一名潜在支持者,在当下面对眼前所发生的事情时,曾经感到过无助又或有趣。而且,他甚至可能曾经是一名遭受霸凌者。
3星期前
专栏
即时国内
涉嫌集体霸凌同学致重伤 登大8学生被控伤人罪
涉嫌于去年12月在大学宿舍内集体霸凌一名男同学并导致对方受重伤,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UMT/简称登大)8名学生今天被带上瓜拉登嘉楼推事庭,被控以伤人罪名。
4星期前
即时国内
全国综合
视频| 9岁女儿哭诉被老师羞辱 网红妹妹投诉老师集体霸凌
本地化妆品企业家兼网络红人努沙加(Nur Sajat)的妹妹努慕丝蒂卡投诉,她的女儿今年3月在学校遭到几名老师的集体霸凌,其中一位老师还指着她女儿的脸,高声大喊“你用各种方式指责老师,等下你妈妈就会来攻击老师!”
1月前
全国综合
即时国际
韩美女主播遭霸凌轻生案报告出炉 结论让媒体惊呼很罕见
韩国28岁女主播吴尤安娜去年9月轻生离世,随后爆出她生前遭受职场霸凌,多达17张的遗书内容直指MBC气象组组内前辈欺凌事迹,她因此痛苦到轻生多次,电视台MBC却漠视,引起争议。
2月前
即时国际
即时国际
日本职场前辈霸凌新人怪招 带去吃二郎系拉面 吃不完还被老鸟取笑
每年4月是日本社会新鲜人开始职场生涯之时,然而才过了1个多月,职场老鸟霸凌新人的事件已层出不穷。
2月前
即时国际
更多霸凌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