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盟没有能力组织政府,那么最后出现的,一定就是巫伊联合政府。因果而言,此时投一票给国阵,等于就是投一票给伊党,让它再次入主布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过后,各个政党和联盟将在今天把命运交给选民决定。这里,笔者做出最后的选情分析,供读者做一个参考。
首先说一说半岛的情况。原本提名日前,众多评论都认为希盟会在这次选举流失大量选票,尤其是上次为了打倒贪污腐败的纳吉而投希盟一票的非正统支持者,包括原本对政治漠不关心的民众,以及“浅蓝选民”─国阵的原支持者。缺少了这一块拼图,选前预测希盟很可能会流失多达50个国席。但纵观投票日前三天的最后走势,希盟已经成功激发支持者的投票热情,并把他们导向全国遍地开花的街头演讲。这么一来,希盟要守住最原始的基本盘,大约从2008年就已经赢下来的80席,那不会是一个问题。
ADVERTISEMENT
以这个数目为基础,如果年轻的首投族投票倾向是有利希盟的,那么很可能可以在一些摇摆区,主要是那些在霹雳、柔佛和森美兰的灰区也可以胜出。最好的结果,希盟可以上到大约100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至于国阵,作为主干的巫统出现了罕见的战略、战术错误,让选情陷入胶着。战略上,巫统因为把众多支持依斯迈的部长排除掉,无法调动由这些地方诸侯控制的基层,进而无法施展一路来最擅长的地面战和人盯人策略。战术上,在失去基层的配合后,扎希几乎没有运用别的方法来弥补这个缺失,以达到巩固选票的作用。再加上扎希的形象和政治魅力是如此的糟糕,相加起来对巫统而言就是三杀。因此,巫统如果可以保住2018年的五十多席,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然而,情况其实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和2018年相比,巫统多了一个零和博弈的对手国盟。不满巫统的选民,现在可以让票游走到国盟。这种情形在伊党势力强大的地方,如东海岸三州和玻璃市将更加明显。这么一来,巫统的议席还必须扣多大约10席,也就是说,最坏的情况,巫统只会剩下40席左右,加上马华、国大党,整体国阵的议席,大约就上到50席左右。需要一提的是,过去三年巫统在首投族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如果首投族大幅度倒向巫统,那么以上的算法就会作废。
至于国盟,巫统的低迷则让和它在零和游戏中博弈的国盟逮到了绝佳的机会。因此整个选战中,土团党和伊党强打的都是大马来人主义,以彰显他们拥有马来人正统性取代巫统。这个战略会让国盟大有斩获。但这些都会是来自伊党的贡献。伊党在半岛北部和东海岸的势力原本就根深蒂固,现在很可能会一举横扫玻璃市、吉打、吉兰丹和登嘉楼,以及部分的彭亨,进而把国会议席增加到35席左右。至于土团党的难题则比较大,因为它没有自己的基本盘,靠的主要就是对巫统不满的票数。上一届土团党可以赢,靠的则是希盟的非土著票。因此,这一次笔者倾向于相信,土团党只能赢得个位数的议席,不会超过10个。整体而言,国盟有机会斩获45席左右,和巫统不相上下。
如果以上的议席分布真的在选举后出现,那么形势就很微妙了。希盟很可能是国会第一大联盟,但砂盟和民兴党都不太愿意和希盟共组政府,因此这个第一大党的身分基本上无用武之地。除非希盟可以斩获100席,那么就有足够的诱惑力争取民兴党和砂盟。毕竟,10席左右并不会很难拉拢,砂盟和民兴党不接受希盟的“报价”,希盟依然可以拉拢其他游离小党来跨过112席的门槛。这么一来,谁第一个接受报价,谁就会成为政府的一员。如果希盟没有达到这个“门槛”,那入主布城基本无望。
至于巫统,如果要入主布城,以现在的形式看来,方法只剩下联合国盟、砂盟和沙盟(GRS)。这其实就是一夜回到选举前。当然,笔者更倾向于相信,如果土团党真的只获得个位数的议席,那么伊党为了和巫统顺利谈判组织政府,那么它绝对会毫不犹豫抛弃土团党的。最后,这个联合政府里不会有土团党。这个端倪其实早已经有迹可循,依斯迈在看到巫统选情低迷过后,已经公开拉拢伊党。当然,这也是保住他首相位的最后法宝。而伊党同样也私底下和巫统眉来眼去,逼得慕尤丁不得不站出来澄清。
可以这么说,如果希盟没有能力组织政府,那么最后出现的,一定就是巫伊联合政府。因果而言,此时投一票给国阵,等于就是投一票给伊党,让它再次入主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