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第15届全国大选:即时报道
星洲人VIP内容专区
星洲人VIP内容专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点评台

|
发布: 7:40am 18/11/2022

冯振豪

砂盟

沙盟

第15届大选

国阵、希盟和国盟

入主布城

有理論政

馮振豪.希盟的戰略目標

冯振豪

希盟的戰略目標顯然並非執著於拿下112國席,而是要爭取相對多數,尤其是相比國陣、國盟來得多,且最佳的情況是兩者得席加總依然低於希盟的程度,如此才可以取得“最有機會執政”的位置,促使沙砂本土黨放棄和國陣、國盟合作的念頭,選擇跟希盟進行政治協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第15屆大選各個政黨的選戰已進入白熱化狀態,大家都聚焦在各自戰略目標,爭取執政布城的機會。國陣、希盟和國盟的目標再明顯不過,就是爭取議會多數席位,

三個政黨聯盟都準備爭取沙砂政黨的支持以成立聯邦政府,因此跟沙砂政黨關係的經營相當重要。國陣決定不插手砂拉越國會選區,而為了討好沙巴本土黨,不惜跟針鋒相對的土團黨在名義下聯手。國盟主席慕尤丁雖然提名4位候選人上陣砂國席,但主要還是將戰力集中在大馬半島,顯然,國盟也有意淡化跟的競爭,以及緩和與沙巴巫統的矛盾,可以想見,國陣和國盟都是用比較友善的姿態拉攏東馬勢力。

ADVERTISEMENT

值得留意的是,希盟是三個聯盟裡面唯一跟砂盟和沙盟正面交鋒的陣營,不僅如此,希盟同時還要和砂團黨、民興黨及其他本土在野黨爭奪選票,惟希盟領袖卻樂見選後跟所有東馬政黨進行磋商。

既然希盟要跟沙砂政黨合作組織聯邦政府,為何又要在東馬國席全面開打?對於此,筆者認為希盟的戰略大目標的確是執政布城,但是通過不同於國陣、國盟的方法和途徑達成目標。再說,公正黨、行動黨和誠信黨都直接設立支部經營沙巴、砂拉越的政治版圖,假設仿效國陣、國盟扶持“代理人”的話,希盟必須在砂沙二邦議會選舉中向其他本土黨作出讓步,其領袖和基層將面臨遺棄,希盟三黨也將逐步淪落為真正的“馬來亞黨”。

筆者主觀上認為,希盟不是想要通過拉攏砂盟、沙盟加入內閣的方式來組織政府,而是採取交換條件的做法,簽署類似朝野諒解備忘,爭取沙砂本土黨加持,從而建立由安華所領導的簡單多數政府或少數政府。

希盟要促成談判的前提是成為全國贏得最多席次的陣營,而且是要拿到國陣、國盟的席次加總也低過希盟得席的數字。為此,希盟的戰略目標應該是爭取100席左右,從而爭取到組織政府的優先權,“威逼利誘”沙砂走向談判桌,再決定如何跟東馬朝野政黨談條件。

第一種情況是希盟拿到相對多數席次,遂與砂盟或沙盟簽署諒解備忘錄以利益交換,即便砂盟和沙盟不在政府內,他們也可以從希盟政府中獲得不少好處。

第二種情況是希盟贏得的議席不夠多,國陣、國盟的席次總和較高,或跟砂盟和沙盟的協商陷入破局,希盟會改以拉攏民興黨、砂團黨和無黨籍議員,邀請他們組織聯合政府。惟條件是民興黨跟砂團黨需贏得足夠多的議席,而且大部分議席對希盟來說是有意義的,也就是說,他們要拿到希盟長期攻不下的選區,否則會給未來邦議會改選的議席談判製造麻煩,進而影響到聯邦政府的穩定。

第三種可能性希盟掌握的國會議席跟國陣、國盟不相上下,於是,爭取砂團黨、民興黨和無黨籍共同執政,然後再以最接近執政門檻的數字,跟砂盟和沙盟簽署諒解備忘錄,形成少數政府的局面。

無論如何,希盟的戰略目標顯然並非執著於拿下112國席,而是要爭取相對多數,尤其是相比國陣、國盟來得多,且最佳的情況是兩者得席加總依然低於希盟的程度,如此才可以取得“最有機會執政”的位置,促使沙砂本土黨放棄和國陣、國盟合作的念頭,選擇跟希盟進行政治協商。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