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政党此次参选的席位来看,实在看不出那一区有希望胜出。
1969年大选,民政党平地一声雷,一举夺下槟州政权,同时在霹雳、吉打、雪兰莪、彭亨和马六甲的州议席有所斩获。更重要的是,民政党中选国州议员者,三大种族皆有之,十足具有多元种族的代表性。赢得的8个国会议席中,华裔代表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林苍佑之外,还有陈志勤。印裔国会议员有V大卫和威拉本,马来议员则有姆士达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大选前一年才成立的民政党取得辉煌胜利,不但赢得8个国会议席,还一举拿下槟城州政权,在24个槟城州议席中赢得16席,凭一己之力就取代马华执政槟城。
国会议席方面,大家熟悉的丹绒、武吉免登,都是民政党胜出的选区。州议席除了在槟州傲视群雄之外,民政党也在5个州属的州议席成功插旗,即雪兰莪(4)、霹雳(2)、吉打(2)、马六甲与彭亨各1席。当时的在野党之中能够与之媲美的只有拿下13国31州的行动党。
ADVERTISEMENT
513事件后,阿都拉萨出任首相采取收编政策,将联盟改组为国阵,民政党成为国阵的一员。自此,槟州首席部长一直都归民政党所有。
为了扩大外州势力,民政党采取以槟州的席位来作为交换条件,以获得在外州上阵的机会,但也因此限制了扩展实力的工作。尽管可以不断招收党员和设立分部,但是对增加上阵更多国州议席没有丁点帮助,只能等待国州议席选区重新划分,由巫统来进行新增选区的分配。这种情况下,民政党每次所能分到席位非常有限。
因此,对民政党而言,加入国阵之后,在槟城的版图基本上在萎缩,而且巫统对州首席部长的位子早已虎视眈眈,对州行政议员的位子也是诸多要求。
对民政党而言,长期在国阵之内无法施展政治改革,党领导人再有想法也都难逃巫统的制约。这也是为何一批华教人士于1982年大选打着“打入国阵、纠正国阵”的旗号加入民政党,结果理想很快破灭。
这些华教人士就像温水中的青蛙,很快的背弃了当初踏入政坛的初衷。民政党也没因为有了这批新生力量的加入而蜕变,反而为了争权夺利而呈内卷化。
308大选,在竞选期间,当在野党正忙着拉票宣传为争取选民而努力之时,民政党议论谁将出任首席部长的新闻频频见报,彷佛国阵继续执政已是十拿九稳之事。结果如何在此也不必赘述了。
308大选的溃败,505和509大选依然不思进取,民政党终于难逃灭门的宿命。好不容易换了领导班底,新人总算有想法。但是,选择与伊党做盟友,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在上阵的国州议席将会得到伊党支持者的选票来铺垫,或可确保按柜金不被没收。从民政党此次参选的席位来看,实在看不出那一区有希望胜出。
四十几年前民政党以在野党身分上阵,创下了傲人的成绩。四十几年后再度以在野党的身分上阵大选。正所谓“濯足长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世态炎凉,选民们早已忘了林苍佑时代的民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