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和政治人物對華教的“讚頌”,華社聽太多了,如今期望的是執政者能把漂亮的辭藻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公平對待華教,切勿一直口惠而實不至,讓華社一次又一次失望!
第15屆全國大選開打至今,競爭非常激烈,預料沒有一個政治聯盟能單獨執政。為爭取選民支持,在混戰中脫穎而出,各政黨聯盟與候選人都喊出各種口號,提出各種措施,以贏得選民青睞。除了“經濟牌”、“穩定牌”,政黨與候選人也針對華社的需求打出“華教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雖然與巫裔選民相比,華裔選民比率不高,可是在各陣營勢均力敵、馬來選票分裂的情況下,華裔選票更顯得舉足輕重,尤其是在城鎮地區,華裔投票的趨向極可能影響當地的選舉結果。就此而言,政黨和候選人針對華社所關注的華教課題,作出承諾與回應,並不難理解。
政黨和候選人打“華教牌”並非新鮮事。上屆大選,國陣把承認統考納入競選宣言中(今屆沒有);希盟連續兩屆在宣言中承諾承認統考。剛過去的週六(12日),原任衛生部長兼國陣雙溪毛糯候選人凱里在宋溪毛糯華小Tiger星洲華教義演上致詞時指出,國民型華小、淡小和國民學校一樣,都在大馬教育體系之內,必須受到保護。
ADVERTISEMENT
華社數十年如一日,在這片土地上為華教辛勤耕耘,推動華教茁壯成長;如今華教已為國家培育大量人才,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在情在理,政府和政黨都應珍惜華教的貢獻,與華社攜手共同灌溉華教,推動華教發展。
政黨、政治人物表揚華教、承諾承認統考等等言論,雖然聽來悅耳,可是更重要的是,要把口頭所言,落實到行動中!政黨和政治人物表揚華教貢獻、稱讚華教的教學素質,是對華教的認可,華社當然歡迎,惟這些“認可”不能僅停留在嘴皮上。華教需要的是實際的援助和承認,不是口頭上的花言巧語。
政黨和政治人物若真心認同華教對國家的貢獻,那就應該劍及履及,採取實際行動,確保政府制度化撥款給華教,好讓華教能獲得充足資源,加強設備,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惠及莘莘學子。
至於說要承認統考,就別隻說不做。一旦掌權就得馬力全開,認認真真落實,不應拖泥帶水,走來走去也走不完那一里路。誠如教總所言,“希望政黨不要消費華教,不要只是‘說說而已’”。
遺憾的是,政黨和政治人物往往只會在選舉期間,把華教捧在手心上,一旦選舉落幕,卻似水過無痕,不了了之。這種伎倆在歷史上一再重演,教人不禁懷疑政黨和政治人物對華教的“誠意”。
政黨和政治人物若真心認可華教,有意協助華教,就應仔細聆聽華教組織的心聲,並重視他們的訴求。雪隆董聯會日前提出7項主張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中包括:落實多元文化政策、教育平等權利、完善的師資、培育計劃、承認獨中統考文憑等等。而董教總提出的建議和訴求則包括:制定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保障各族母語教育;保障教育平等權利,提升國家整體教育素質;落實教育分權制,杜絕政治過度介入與濫權等等。以上這些聲音,政黨和政治人物可曾聽清楚?
一言以蔽之,教育茲事體大,乃百年樹人之事,任何教育課題,包括華教事宜、承認統考都不該淪為政治籌碼。政黨和政治人物對華教的“讚頌”,華社聽太多了,如今期望的是執政者能把漂亮的辭藻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公平對待華教,切勿一直口惠而實不至,讓華社一次又一次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