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在這一次大選,華裔選票將分散,各押希盟與國陣,確保未來政府都有華裔代表,不求效用最大化,只求損失最小化!
第15屆大選1119投票,人民再一次成為老闆。政黨候選人紛紛出盡法寶,吸引老闆們的目光,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期許對面的老闆向他們看過來。然而,當老闆並不容易,面臨兩難困境,手中這一票該投向何方?對華裔選民而言,一般來說,僅有兩種選擇:投希盟(行動黨)或國陣(馬華)? 該集中或分散選票? 對此,各方婆說婆理,公說公理。經濟學又有何看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根據經濟學的公共選擇理論,投票是公共選擇的問題,選民們根據所得信息,衡量投票的成本與收益,在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之下,對他們的選票做出理性的選擇。就這樣從選民的個人偏好,彙集成公共的偏好,投票結果就反映了公共偏好。所以選民的投票行為是遵循經濟學的理性選擇模型。選民在成本與收益之中,衡量出最佳選擇,理性投票,達到公共選擇的均衡 。
當然,選民的投票行為不會完全理性。經濟學諾獎得主,喬治阿克洛夫發現一些選民有一種非理性的投票行為。對某一政黨或候選人有種類似偶像的迷戀,如同粉絲對明星的追星行為(或如同對信仰的狂熱行為),把偶像政黨或候選人視為自己的投射對象,自我說服,盲目崇拜,淡化偶像的一切缺點,產生嚴重的投票偏見。這偏見會不斷累積加強,這些選民就會成為瘋狂鐵粉,熱烈支持偶像政黨或候選人,堅定不移,更嘗試影響他人。在某種程度上,這個投票偏見能導致投票結果無法反映公共偏好。別忘了,蘇格拉底是死於瑞典法庭陪審團的民主投票偏見之下。這些鐵粉選民的投票行為不會有什麼理性可言。幸好,隨著信息的發達與教育程度的提高,相信這些瘋狂鐵粉選民人數已經逐漸減少,應該不多了,在此忽略不論。
ADVERTISEMENT
自從美國濟學家,安東尼唐斯在1957年發表其民主經濟理論,經濟學家對選民投票行為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整體上,選民的投票行為可分為三種:制裁,優選和策略。制裁投票行為是指選民的投票決定是根據現任政府的表現(包括經濟表現)。表現好的就繼續支持,表現不好就改朝換代,也就是用手中的一票來制裁表現不好的政府。優選投票行為則是根據候選人未來當選的勝任能力而投票,支持勝任能力高的候選人。另一方面,策略投票行為則強調選票影響力,選民希望增加他們的選票影響力,以選票來影響未來政府的政策,因此他們傾向於投票給有機會勝出的政黨候選人。
回顧我國自70年代以來,大多數華裔都不滿國陣政府所實施的政策。國陣政府的華基政黨雖嘗試改善,喊出“協商精神”,“有人在朝好辦事”,“打入國陣,糾正國陣”等等的改革口號,然而還是無法扭轉乾坤,最終被多數華裔選民評為表現不佳,在2013與2018年大選中,如制裁投票行為理論所預測,華裔選民投票制裁國陣政府,選票集中希盟,最後迎來了我國第一次的改朝換代。
然而希盟執政約兩年,表現是否標青?希盟政府雖然無法落實一些選前承諾(如恢復地方選舉等等),但也落實了一些利民利國政策(如獨立的反貪汙委員會等等)。然而希盟政府不承認統考、取消拉曼撥款和華小爪夷文事件,這一些都成了華社心中如今深深的痛。因此,從制裁投票行為理論來看,這一次大選,我們可以預測一些華裔選民將選擇制裁希盟。華裔選票不會再集中投選希盟,反而將會分散在國陣與希盟之間。
此外,由於對希盟的失望,一些華裔選民將不再認為自己的手中一票可改變國家未來。在這種情況下,根據策略投票行為和理性無知理論(選民認為自己的一票無舉足輕重影響,導致投票成本高於收益,於是選擇不投票,不去了解大選信息,理性的將自己處於一個無知的狀態),一些華裔選民將選擇不投票。
基於上述論點和公共選擇理論,看起來在這一次大選,華裔選票將分散,各押希盟與國陣,確保未來政府都有華裔代表,不求效用最大化,只求損失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