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想要成為先進國,政府機構、大專學府、科學家、企業界和NGO,都有責任確保“科學、科技和創新”(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的良好生態;想達致這一點,R&D是一個影響深遠的重大因素,也能加強經濟改善、國力提升和國際競爭的力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全國大選的競選宣言,各花入各眼,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雖然很多人愛引老馬的經典名句“宣言不是聖經”,來強調“無需虔誠地遵循宣言”的殘酷事實,我還是認為,一份像樣的競選宣言,能多少探出一個陣營的內涵和素質。
ADVERTISEMENT
在撰寫宣言的時候,各個陣營首腦、智囊和軍師,都經過多番討論和謀劃,提出他們對國家議題的原則和立場,以及對選民的種種承諾。
身為研究人員,筆者會關注有關高科技、國際競爭力、高等教育等承諾;由於篇幅有限,以下僅比較“國陣vs希盟”的部分相關內容。
(1)糧食安全
國陣99項獻議裡,第52至59項和糧食安全有關;第54和55項“提供技術培訓50%津貼給鄉區農漁畜牧業者”、“以現代科技提升農業產能”和精準農業(precision farming)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有關。
希盟的第2項獻議,同樣提到精明農業(smart farming);這些都是農業大趨勢,利用氣候等大數據、傳感器和智能監控,來提高農場管理和作物監察的效率。希盟也承諾提供基金或貸款,鼓勵使用農業科技,並支持農糧工業的“研究和發展”(R&D),以及商業化農產品的研發。相同點是,雙方陣營都放眼邁向農業科技世代,同樣承諾善用土地和解決農耕地問題,以及吸引年輕人參與現代農業。
(2)企業發展
國陣強調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策略,其中第60至63點獻議,涵蓋更完善的外勞政策、和區域夥伴國協商、限制官聯公司某些領域的投資和涉入,以保護私人界的利益。
希盟則承諾減少政府機構繁文縟節,以加速業界操作、外勞引入等作業,並提供業界各種獎勵和資金,鼓勵中小型企業購入高科技自動化器材,以提高生產效能;再來就是增加R&D幅度,和提升工人的技術培訓(第25和26項)。
對大多數選民來說,R&D可能是遙不可及的陌生東西;但對學術界而言,一再出現在希盟宣言的“R&D”字眼,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因為它彰顯陣營的政治遠見和戰略智慧。
大馬想要成為先進國,政府機構、大專學府、科學家、企業界和NGO,都有責任確保“科學、科技和創新”(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的良好生態;想達致這一點,R&D是一個影響深遠的重大因素,也能加強經濟改善、國力提升和國際競爭的力度。
可惜的是,過去30年內,和韓日美英中泰新七國比較,我國R&D產出量卻不斷下滑。馬來西亞科學院(Academy of Sciences Malaysia,ASM)的《2020科學展望》(Science Outlook 2020)報告,說明從1996、2006和2016年的“每千名研究員論文發表”和“每千名研究員專利申請”的指數,都呈逐年下滑趨勢;由於這兩個指標代表“知識”和“科技”的創新水平,這種水平下降趨勢也意味著,大馬過去30年在國際經濟、科技等領域的競爭力,是逐年落後的。
2018年楊美盈“以一抵三”當上能源、科學、科技、氣候變化及環境部長的時候,科學界普遍上都對她寄予厚望。而她也不負眾望,任期內實行了一些新計劃,以刺激大學和業界的“產學研合作”(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on),包括i-Connect、Malaysia Open Science Platform等R&D平臺。
“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性,可從日本走出“失去的十年”(A Lost Decade;1991-2000年)長期經濟衰退的經歷,看出端倪;那些年,日本人均GDP年均增長率只有0.5%,日本政府為拯救國家,推行了加強產學研合作的一系列政策,從而協助國家走出經濟困頓的陰霾。
不管11月19日後出現的是什麼局面,我希望新政府領導人採用的,會是名重視R&D的科學部部長。
因為,國家未來有沒有像樣點的發展和進步,和R&D有很大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