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第15届全国大选:即时报道
星洲人VIP内容专区
星洲人VIP内容专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点评台

发布: 7:00pm 09/11/2022

百格大家讲

大選探路

身分认同政治

马来穆斯林选票情归何处

埃米尔研究机构主席兼首席执行员莱益士

UCSI大学教授达祖丁

百格大家讲

大選探路

身分认同政治

马来穆斯林选票情归何处

埃米尔研究机构主席兼首席执行员莱益士

UCSI大学教授达祖丁

梁雨杰.马来人都是一样的?

梁雨杰

身分认同其实是我国政治的一个死结,也间接造成了彼此的不信任。我们如今只能期望出现一个具有大智慧的政治人物,才有解开这个结的可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虽然中文媒体在传达其他族群,诸如马来人、印度人,甚至是东马人的政治观点,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媒体对国内华人的政治看法,但在时事变化快速的年代,显然还是有所欠缺的。很多华人为了快速获取讯息,更是转向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自媒体。我们都知道网络自媒体在争取流量抢眼球的残酷现实下,标题和言论常常都会“剑走偏锋”,一些分析力不足者的观点很容易就被带偏了。

当我们见到《》采访两位巫裔学者,谈及他们对“”的视频时,是很让人感到欣慰的。百格作为星洲日报旗下的网络媒体,自然没有必要像众多自媒体般,弄些哗众取宠的访问,也因此才能让华裔从中悉知巫裔对自身族群的看法和立场。

ADVERTISEMENT

这些是很重要的资讯,事实上我们建国近半个世纪,大部分50岁以上的华裔族群都“活在自己族群的世界里”。一方面是生活环境的限制,一方面也可能是语言能力的不足,致使他们和巫裔的往来只限于生活上的必要,或者是前往政府部门办事。

因此当我们见到指出,在马来社群里,(Identity Politics)仍是本届大选的趋势,每个人都想成为马来人或伊斯兰的拥护者时,不由惊叹原来如此,顿时明白为什么那些极端政客会发表叫华人滚回唐山的言论。而当他提及马来人亦分别为城市、半城市和乡区,而身分认同政治的伎俩,往往会在马来乡区选民身上奏效时,我们会明白这些乡区选民许多仍是停滞在只从电视和收音机获取消息的老一辈。

而另一位发表看法的,却认为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马来城市选民,种族观念未必有异于乡区选民。有趣的他说了一句“不要忘记,马来人尊严大会是大学举办的”。这句话对很多持有“城市马来人和乡下马来人不一样”观点的华人,相信必如醍醐灌顶!

各政党搞的大半个世纪的种族融合,终究只是台面上的表演。因为现实告诉我们,走访多元化种族的政党,在马来西亚的政治大环境中往往是左右不讨好的。就像早期的行动党和民政党,虽然是多元种族政党,却始终摆脱不了华裔政党的标签。情况一直到安华的烈火莫熄,由他主导的公正党,才算是出现了一个整体上为大部分人民所能接受的多元种族政党。

在访问中,莱益士的一句话也堪说是耐人寻味的。他表示自己不反对身分认同政治,因为行动党和马华同样都是专注于某个族群的利益。只是他认为前提是不应该是牺牲其他人作为代价。但遗憾的是我国的政治大局却是习惯于将他人应得的利益视为从自己身上剥削而得到的。

身分认同其实是我国政治的一个死结,也间接造成了彼此的不信任。我们如今只能期望出现一个具有大智慧的政治人物,才有解开这个结的可能。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40am 26/08/2024
张家威.民主党人须严防乐极生悲

贺锦丽取得梦幻般的开局实属预料之外,但目前断言她是昙花一现,还是一黑到底,一切都言之过早。

7月13日,特朗普在宾州出席造势大会时遭枪击,加上早前死敌拜登在总统辩论会上表现不佳,不少资深评论员断言,总统宝座已是特朗普的囊中物。

尽管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然而背水一战的民主党最终决定让长期站在拜登身后的贺锦丽挺身救场。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事态发展正朝着有利贺锦丽的方向迈进:其民调令人鼓舞,而此前势如破竹的特朗普反而陷入低迷,竞选团队屡屡出错。

接着,此前有舆论称民主党逼拜登“让位”,可能引发党内矛盾,让特朗普有机可趁。然而,共和党人可能要失望了。

拜登上周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亮相时,不仅宣布支持贺锦丽竞选,还感性的发表告别演说。他哭了、贺锦丽哭了、群众哭了,倍感压力的反而是共和党竞选团队,因为拜登的告别秀成功团结了民主党,粉碎了不和传言,还牵动人心。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民主党人实现了美国政治史上最不寻常的大逆转之一。

民主党人的强势不仅反映在出席大会的人数上,更重要的是民调结果。拜登早前在大多数的关键州落后于特朗普,但贺锦丽接棒后情势出现转变。她不仅在关键州完成逆转,也赢回了许多疏远拜登的蓝州,并重新获得大量年轻人、非裔和有色人种的支持。

与此同时,善于演讲和滑稽的她在社交媒体上也大受欢迎——无论是支持她或嘲讽她的表情包——这令她的声名大噪。

如今的民主党士气大振,气势如虹,全党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中,这是自2008年首位非裔总统奥巴马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然而,不少危险降临时,通常都是静悄悄的。

首先,民调陷阱一直存在:2016年8月,只有区区三成的美国人对特朗普持正面看法,民调几乎一面倒看好美国将迎来首位女总统,但特朗普却笑到最后。

另外,特朗普目前的支持率为44%,高于2020年和2016年同期的支持度。当然,其他国家也不乏大热倒灶的例子,其中最为人知的是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

更重要的是,根据最新的调查,在宾夕法尼亚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这三个关键的战场州,贺锦丽仅领先4个百分点。当然,这是一个可喜的进展,但这还不够,因为2016年8月至11月期间,特朗普在这些州的支持率上升了9个百分点,并在2020年同样缩小了差距,最终在决定性的州取得了胜利。

另外,贺锦丽的身分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名非裔、亚裔、印度裔女性,贺锦丽是许多厌倦“老、白、男”候选人的选民的替代选择。然而,作为一名前检察官和富裕的加州人,她同时也被视为精英阶级的一分子,也是仇富分子的眼中钉。

更重要的是,在身分认同政治根深蒂固的美国,贺锦丽的少数族裔身分并不能为她讨到便宜,特别是在保守势力抬头的时代。

无法否认的是,贺锦丽取得梦幻般的开局实属预料之外,但目前断言她是昙花一现,还是一黑到底,一切都言之过早。

距离美国大选还有逾两个月的时间,而有句话说,在政治上,一天都太多了。贺锦丽能否打破美国政治的天花板,又或者成为希拉里2.0,11月5日自有分晓。

你也可能感兴趣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