檯面上的眾多大佬,包括馬哈迪、安華、扎希,給人民的感覺都只是“志在相位”,看不到有哪一個是志在把這個國家拉出泥潭,重振國家和經濟。
第15屆大選以近乎百分百議席都出現多角戰掀開了戰幔。美其名曰多角戰,實際上就是大混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當然對民主政治而言,只要符合條件,百人爭一席也是可以的。但實質上那就是濫用民主之名,行利己之行為。只不過在近兩年的政治亂局後,“亂”已然成了半常態了。
希盟在509大選拿下政權,結束了半世紀國陣一統天下“合”的局面;但馬哈迪辭去首相,政局就陷入紛亂局面。這也造成了除了9個國席是一對一,其他213個國會議席都是多角戰。
ADVERTISEMENT
早期國陣對抗眾反對黨,是以一強戰眾弱小,反對黨可以攻克的城池不多。到了近15年,安華的“烈火莫熄”運動點燃了年輕一代選民兩線制的思維,也開始催生希盟陣線。
遺憾的是由於不夠成熟,希盟拿下政權後卻內部傾輒,導致自我分裂。而土團黨又二度內鬥,天下崩潰自此開始,各政黨離離合合組成了積木式政府。
因此國會一解散,各政黨有如四散水銀,到處尋找夥伴,以壯大自身力量。現在幾乎所有議席都出現多角戰,倒也不見得是有人在“搞搞震”或者是出來分散選票陪跑攪局。
過去獨立人士或退出自身政黨出來競選者,多數難以勝出,但此番局面紛亂,一旦渾水摸魚得逞,自然不難待價而沽。獨立人士加入某陣線不屬跳槽論,而是有一個很好聽的名詞叫做“加盟”。
看守首相依斯邁談此次選舉時,說了句中肯的話,“輕易勝出這詞並不存在”。事實的確如此。
過往多屆選舉都有蠻明顯的風向,惟此回冷風颼颼,人民對509之後的政局心灰意冷。特別是首投族的動向更是不明,他們既沒有上一屆首投族對時任政府的不滿情緒,也沒有對反對陣營的同情或支持態度。而如今絕大多數議席的多角戰會讓選民覺得有選擇的希望,還是倍加煩厭?恐怕答案會是後者居多。
也正因為冷風颼颼,這回的選舉分析恐怕更多的也會是分析者的一廂情願了。這是因為目前以國陣、希盟和國盟為主軸的三大陣線都不討喜,提出的政綱也多是老調重彈。
檯面上的眾多大佬,包括馬哈迪、安華、扎希,給人民的感覺都只是“志在相位”,看不到有哪一個是志在把這個國家拉出泥潭,重振國家和經濟。
相對於選民冷漠的反應,參選的眾多候選人卻是依然,甚至是倍加的“熱情洋溢”。但從每一個政黨大佬都面對多角戰,已經沒有當年那種可以憑自身威望不戰而勝的戲碼,此次選舉後組成的政府,相信又會是一隻只能踉蹌前行的跛腳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