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肯定、應該、必須是大馬的文化,身居高位的袞袞諸公,也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和思辨表達能力,所有大選候選人是這樣,首相候選人更應該是這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看守首相依斯邁沙比利說“首相候選人辯論不是我國文化”,引起反對黨的冷諷熱嘲,笑他能力不足、沒膽接受挑戰。
但另一些政治人物也認為,大選後依據選舉結果最後選出的首相,不一定就是目前各個陣營的首相候選人,所以這種候選人辯論沒有意義。這聽起來似乎有其道理。
ADVERTISEMENT
對國人而言,臺上有沒有人做出星星月亮的大選承諾,那其實不是重點;領袖之間的公開辯論,應該是民眾認識各大陣營未來的國策施行、對各大議題對策的好平臺。從領袖的思路鋪陳和批判性思考,我們也可以知道這陣營領導人的能力。
領導人有沒有能力進行批判性思考,有沒有能力辯論的能力很重要,因為從過去多年記錄來看,首相獨攬大權(因為一黨獨大)、一手遮天的弊病幾乎已成了常態,和民眾一廂情願認為的“內閣制集體決策”的原則,差距甚大。
這種大權在握、為所欲為的首相,加上只會為烏紗帽打算、唯唯諾諾的官場陋習告訴我們:首相必須是有能力的人(俗話說“有腦的人”),要不然國家會糟之糕極。
同時,道德觀、價值觀是批判性思維的指南針,我們當然也希望領導人是有道德的人,雖然這幾乎是緣木求魚。
但依斯邁說“辯論不是大馬文化”,很抱歉,那是很糟糕的說法。
首先,在“首相候選人辯論”這層面來看,臺上辯論員的表現,是民眾對候選人和其陣營瞭解更多的好機會;當然,以此認識領導人的素質,對臨場表現失水準的候選人而言,的確有失偏頗,但這是民眾最直接的、不修飾的、不剪接下所接受的資訊,尤其是有關政策施行和國家願景的細節。領袖在臺上的問和答、針鋒相對、疑慮釐清、言論反駁,都能讓我們認清領袖對某些議題的看法和應對能力;同時這種辯論也能讓我們對國家議題有更深入瞭解,也能聽到更多不同立場和看法。而“其他領袖”的辯論,也應該被鼓勵和推廣。
大量的研究顯示,高中和大學生參與辯論活動,能有助於加強學生的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亦即相信成功、能力和智慧,是可以後天發展和培養的。在我國,首相辯論杯(Piala Perdana Menteri)這常年活動起源於我國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薩的建議,是教育部自1974年來就大力提倡和推動的,其宗旨為發掘有辯論潛質的(寄宿學校)中學生,以培養有素質的未來領袖。在大學階段,這種辯論活動也一樣常見。
說“辯論不是大馬文化”,是不是說辯論只是學生的玩意,(像玩泥沙一樣)玩玩而已,不要當真,成為領袖後就不需要這種技能?或者說這個有近50年曆史的首相辯論杯,在大馬已不合時宜?
這當然是笑話。
因為在國會殿堂裡,針對起草法案的辯論,是立法程序裡的重要環節;國會議員們以理據和邏輯來辯論國家大事,對不認同的觀點進行思辨反駁,以定奪法案內容,照顧民眾福祉,正是國會下議院議員的工作。我們知道國會一些議員喜歡“出口成髒”,但這種不入流的低俗國會議員,正正彰顯領袖辯論能力的重要性。
“辯論”肯定、應該、必須是大馬的文化,身居高位的袞袞諸公,也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和思辨表達能力,所有大選候選人是這樣,首相候選人更應該是這樣。
大家齊聚一個時空(實體或虛擬),一起聽領袖們討論、辨析一些國家大事,一起了解某些議題對民生的影響,一起評論領袖的“智”和“德”的素質,這真的很有意義。
全民一起觀看領袖們辯論,比全民一起觀看羽球比賽,更具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