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最年轻的选民在本届大选中的动向会很难抓摸,他们的投票意愿模糊,政治诉求不明确,也没有人能够很笃定地断言可以激发他们出来投票的诱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首投族是本届大选中最受舆论关注的群体之一。虽然一直以来,首投族都是舆论在分析选情时最普遍受到密切关注的,但在本次大选,他们的存在更是令人无法忽视,因为自动登记选民和18岁可投票的新政策,让这个群体一夜之间激增了623万,增幅高达41%。如果我们把这数据平均分布在13个州和3个直辖区里的222个国会选区,那么每个选区的选民数量的增长均超过20%。
这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数字。当然,在这批首投族里,18岁到20岁的青年选民仅有139万名,大约是本次新增选民中的22.31%。这个阶层的选民数量尽管看起来很少,但他们却是目前最难抓摸的一群。怎么说?首先,大部分的他们还在求学,不管他们读着的是独中高三,还是国中中六,或是大专院校里的先修班、大一、大二,他们所处在的校园一般都有着避谈政治的风气,所以无论是政党或是媒体,对他们的投票兴致、政治诉求,都所知甚少。
ADVERTISEMENT
另外,这个群体在年初的柔佛州选中虽已开始投票,不过这次是联邦层次的国会选举,涉及全国的222个国会选区,所以对于他们的投票意向、党政倾向,我们依然是处于瞎子摸象的阶段。尽管州选和大选的层次不同,但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数据和经验来推断青年选民的态度,所以我还是得不厌其烦地提一下柔州选。在这场州选里,有54%的18岁到20岁的青年出来投票,这个投票率是偏低的,但相比其他较年长的群体,比如26到35岁年龄层的选民,还是高了4%。
尽管青年选民所占的百分比没有很高,但他们在很多选区里对国阵的大胜,起着一个很决定性的因素,而他们当中有38%的票是投给了国阵,反之希盟只取得33%。他们出乎预料的投票方式令当时很多分析员跌破眼镜。因为在本地舆论的既定印象里,青年是倾向挑战权威的自由派,他们反传统、希望变革,但这次出来投票的大部分青年,却透过自己的选票,颠覆了舆论一直以来对青年所抱持的想象。
此外,与国阵拥有相似政治光谱的国盟,也在这次的选举中取得他们26%的选票。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按政治光谱来分析,就是有近64%的青年选民的政治倾向是偏右的。而代表多元与变革的偏左政党联盟(即希盟),仅获得三分之一的青年支持。也就是因为这场州选,让很多分析员感悟,这批最年轻的选民在本届大选中的动向会很难抓摸,他们的投票意愿模糊,政治诉求不明确,也没有人能够很笃定地断言可以激发他们出来投票的诱因。
所以对各大政党来说,他们就好像是二战留下的哑弹。这颗未爆炸弹可能会爆炸,也有可能不会爆炸,但拆弹专家在面对这些时代久远的炸弹时,也必须小心谨慎、装备齐全,因为它不爆还好,一爆就可以直接送你归西。因此,本届大选对政治人物来说,应该是最煎熬的,所以我们也陆续看到很多政治老人被迫退休了。当然,如果我们把这个群体,再一揽子地加入21岁或以上的年轻首投族的群体中,那么他们的选票所可能带来的力量会更强大。
2018年大选有大约34个国会议席,其胜选者与竞争者之间的多数票差距是少于两千票的,这占了所有国席中的15%左右,而在这当中有17个属于国阵,希盟和伊党也有好几席。换句话说,这批新选民在投票日如果真的积极出门投票,那么这些原本只差千多票,甚至几百票的灰色选区,很容易就会翻盘。另外,如果我们放大到623万首投族的格局上去,他们的加入有机会改变很多原有议席的种族结构,让捍卫原席的政党不再有所谓躺着都会赢的安全区。
这些情况,不管是18到20岁的青年选民,还是剩余的年轻与年长的首投族,令他们很大程度地成为潜在的造王者。特别是青年选民,谁能够在本届大选中吸引到他们的注意,那么他们就有机会成为帮助谁在这次竞争激烈的选战中轻松突围的助力。当然,根据我接触这年龄层的经验,要吸引到他们的注意,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他们是资讯时代的宝宝,你需要选择对的推送平台,也要懂得将讯息娱乐化,那么,你可能就会是这场选举最靓的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