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民主政治仍不成熟,需要朝野攜手共同建構,我們不能再回去“一黨獨大”的時代。久遠的年月未必都是好的,毋需緬懷,巫統當然懷念那個“打橫行”的黃金歲月,但我們要往前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相較於上兩屆大選喊出的“改朝換代”口號,今屆大選似乎缺少激情,不少選民似乎意興闌珊,沒有明確目標。
若說第14屆全國大選實現了首次政黨輪替,開拓新的民主里程碑,那麼第15屆大選,至少須防止民主倒退,回到“一黨獨大”時代。
ADVERTISEMENT
自獨立以來,國陣(聯盟)就雄霸政壇,猶如武俠小說中的獨孤求敗,難尋對手。所謂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站在政治高峰,顧盼自雄,缺乏監督,當然就出現各種弊端。
若國陣內部能產生制衡作用,情況或許還好一些,惟馬華和民政黨等成員黨的政治實力與巫統相距幾公里,難以制衡巫統。手握大權的巫統驕縱跋扈,為維護己身利益,縱容種族主義,結果“成就”了自己,殃及其他成員黨。這些年來,巫統的政治版圖和勢力遠拋其他國陣成員黨(除了東馬成員黨),就是最好的註腳。
而在施政上,由於“一黨獨大”,巫統也就更加肆無忌憚,反正它是“無可取代”的,人民還能怎樣選擇?
“一黨獨大”的弊端除了缺乏制衡之外,也不利於民主體制的建構。因為自己一直是贏家,所以根本沒有動力和誘因去打造一個公平體制,推動民主發展。
若朝野勢均力敵,誰也不肯定下屆政府由誰當,就更有可能制定公正的規則,打造公平的競選擂臺,以免掉進自己設下的陷阱,作繭自縛。
依斯邁掌政時期,朝野勢力相當,兩方須進行某種程度上的合作,因而才推動了民主改革,朝野議員同樣獲得撥款。這證明了在勢力均衡之下,雙方會理性地合作推動更公平與民主的機制。或許他們不是有心為之,但結果卻是民主向前邁進,國人受益。
我國的民主政治仍不成熟,需要朝野攜手共同建構,我們不能再回去“一黨獨大”的時代。久遠的年月未必都是好的,毋需緬懷,巫統當然懷念那個“打橫行”的黃金歲月,但我們要往前走。
除了要徹底告別“一黨獨大”,今屆大選也不該再讓馬哈迪上演“王者歸來”的戲碼。
2018年大選,馬哈迪二度任相,創下紀錄,但他並未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相反還操弄權勢,翻雲覆雨,結果弄垮希盟政權,引發政治亂局。
他下臺之後,先創祖國鬥士黨,再組祖國行動陣線,宣佈上陣浮羅交怡選區,再戰江湖。馬哈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雖97歲,仍不排除三度任首相的可能。他說,如有需有,可再任相。而國人應該在今屆大選清楚地告訴他老人家:沒這個必要。
馬哈迪首次任相對國家體制造成破壞,原以為他會在第二度任相期間“將功贖罪”,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馬哈迪2.0與1.0的底色相似。國人還可能給他機會嗎?第一次犯錯,或是因為無知,第二次再犯,就是愚昧了,大馬人不致於如此笨。
今屆大選,要實現這兩個“不”(不能一黨獨大,不能老馬任相)並非天方夜譚,關鍵的是,你我要出來投下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