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什麼改朝換代沒什麼大不了,假如不是改朝換代,我們不會見證貪汙的領袖身陷囹圄。
在民主政治中有這麼一句話,那就是“從兩個爛蘋果中選一個比較不爛的”,而放眼大馬這句話是否成立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假如回到2008年以前的話,不好意思,就算你再不喜歡也只有一粒蘋果給你選,不過到了2008年之後終於出現了不同的局面,那一年雪州、檳州、霹靂州、吉蘭丹州及吉打州的州政權被當時的反對黨,也就是民聯(人民聯盟)拿下,這是1969年大選以來,國陣第一次沒有贏取修憲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國會議席。
到了2018年,大馬更出現了首次改朝換代,當時的反對黨希盟成為執政黨,從獨立以來就已執政的國陣則首次敗北。而那次的政權交接也值得大馬人驕傲,因為是在沒有爆發任何流血事件下完成的,體現了民主政治。
ADVERTISEMENT
對了,別說什麼改朝換代沒什麼大不了,假如不是改朝換代,我們不會見證貪汙的領袖身陷囹圄,應該也不會聽到國陣主席的道歉,雖然“道歉有用的話,那要警察來幹嘛?”但身為選民,若不是有改朝換代,恐怕聽到或看到更多的是充滿種族主義色彩的出位言論。
只是在22個月後爆發的“喜來登政變”,身披希盟戰袍競選的一群國會議員因個人原因,選擇和不同陣營的政治人物組成另一聯盟,儘管這些國會議員不斷強調他們是為民才做出這樣的選擇,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種政治上的說辭有多少人相信呢?
而經歷過改朝換代的大馬人,今天是否還認為這次的全國大選只是在“一堆爛蘋果中選一個比較不怎麼爛的”嗎?另外,可有什麼“選爛蘋果”指南供參考?
先說說一個小趣聞,當國會解散的消息終於“千呼萬喚”地公佈後,筆者和幾位友人也只是“哦”一聲而已,有者還小聲地問了一句“其實可不可以不要去投票呢?”之所以會這麼冷淡是因為“狼來了”的故事實在太多次了,打從數月之前就不斷傳出“解散國會及全國大選”的消息,而每次都是隻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再不然就是“還沒有靈感”或“再等等”的說辭,試問一次又一次的“聽說”都泡湯了,還有誰有興趣知道呢?
再來放眼全馬人民,真正關注全國大選的,除了政治人物、新聞從業員或與政治活動有關的人之外,還有多少人呢?
儘管冠病疫情已逐漸消退,但接踵而來的經濟及生活壓力已教人喘不過氣來,而在這之前宣佈的2023年財政預算案是好是壞還言之過早,最起碼的錢從哪裡來並沒有特別交代,有哪些黑天鵝的存在,沒人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全民的好日子還須再等。
隨著年底雨季的到來,意味著水災的幾率很大,打從我們小時候就知道年底季候風來襲及東海岸會有水災,那到底是否還適合舉行大選?而選擇大選時機是基於什麼準則,這也許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既然大選已進入倒數,那就來看看今次的候選人吧,從一介草民的看法就是可分為4個陣營,分別是老牌陣營的國陣、有前首相加持的國盟、曾執政22個月的希盟以及其他小陣營或獨立人士。
假如真的要列出選爛蘋果的準則,我會簡單地做出以下的區分,第一曾出言不遜的不選、第二曾涉及貪汙的不選、第三曾背叛選民的不選,以及第四曾表演青蛙跳的不選,套用馬來諺語所言“Siapa makan cili, siapa rasa pedas ”(誰吃辣椒,誰知道辣),這就是我的“選爛蘋果”準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