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全國大選短期內固然會對我國的經濟增添一些不確定性,但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只要選民善用手中的一票,各大政治聯盟始終必需交出成績,提升國家的經濟和人民的福祉,才能得到選民的青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第15屆全國大選根據憲法規定最遲必需在明年9月14日前舉行,但礙於我國目前微妙的政治局勢,大選極有可能會提早,甚至在今年內舉行。這即將到來的大選會如何影響我國的經濟呢?
首先,由於大選日期尚未明朗,但最遲也會在13個月後舉行,一些公司,包括跨國企業,在決定是否在我國進行投資計劃時,可能會保持觀望的態度,等待大選的結果塵埃落定後,再決定是否在我國投資。這種觀望的態度會不利私人投資的增長。
ADVERTISEMENT
其次,由於各大政黨聯盟都想入主布城,預計在大選日期宣佈之後,各大政治聯盟都會提出一些討好選民的民粹政策宣言,如增加某些津貼,取消某些大道的收費等。這些民粹政策宣言固然可以投選民所好,但對國家的經濟卻是弊多於利。不過,相信無論是哪個政治聯盟勝出,當了政府後的政治聯盟也未必會兌現所有的民粹政策宣言,因為一些民粹政策的成本可能過高,贏得大選後的政治聯盟基於現實的考量也不得不放棄一部分的政策宣言。
第三,大選後的結果也將影響我國的經濟。倘若大選的結果是某一政治聯盟大勝,那麼我國的政治環境就會相對穩定,政策方面也會比較明朗化,這對鼓勵國內投資是有幫助的。倘若大選的結果是各大政治聯盟所贏得的議席相差不大,這將讓我國的政治繼續陷入不穩定的狀態,不利國內投資的增長。然而,凡事都有利弊,某一政治聯盟大勝的潛在弊端是缺乏制衡而導致貪汙濫權的發生,貪汙濫權本身當然也可以摧毀一個國家的經濟。
我國政壇近兩年多來的紛紛擾擾固然令人厭倦,但往好的一面想,也正因為各大政治聯盟無法獨大,彼此之間互相競爭制衡,反而讓一些必要的改革,如自動登記選民,反跳槽法等可以被提出通過。這就是我國民主的陣痛。即將到來的全國大選短期內固然會對我國的經濟增添一些不確定性,但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只要選民善用手中的一票,各大政治聯盟始終必需交出成績,提升國家的經濟和人民的福祉,才能得到選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