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绒马林国席将是国阵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与希盟公正党副主席郑立慷的入阁之战,他俩已在跻身部长的赛程上;双方马不停蹄竞相拜票,剧烈交锋,战线已延伸至垦殖区票仓,以力争胜利。
本届大选,丹绒马林出现六角战,尽管代表国盟的土团党霹雳州妇女组主席拿督诺丽杀不出重围,但她收受部分妇女票,接下伊党基本盘,再进一步吸取中间马来选票,从中左右了马汉顺与郑立慷的选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其余3名候选人,打出祖国斗士党旗帜的阿米尔韩沙,以及2名独立人士拿督查玛鲁丁与诺伊扎,作为料不大。查玛鲁丁是于2008年中选美冷州议员,并出任霹雳州行政议员,惟他过后退出公正党令民联政府倒台。
马汉顺内忧外患
丹绒马林过去为马华堡垒区,2018年大选遇上炽热反风首次沦陷;教育部原任副部长马汉顺卷土重来,集中火力反攻收复失地,预计他获得华团领袖和华裔商家一定的支持力量,还有联邦土地发展局主席依德利斯和霹雳看守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沙拉尼到垦殖区助阵稳住传统票源。
ADVERTISEMENT
虽然马汉顺吹响了翻身仗的号角,但他的上京之路崎岖,内忧外患,充满险阻,其中已故巫统区部前主席古赛里曾放话抢夺丹绒马林,区部领袖一度对马汉顺的态度有所保留,事隔两年,若他解除了巫统区部对他的芥蒂,有助防止固有选票流失,以防变成致命伤。
虽然马汉顺于今年6月受到马华26个支会力挺出战丹绒马林,但区会显得相对低调、沉默,这也是他面对的挑战之一。
他也要力阻地方势力角力成为他前进的绊脚石,预防巫统区部在委派美冷州席候选人引发的分歧,会扩大到抽后腿层面。
外在因素方面,随着马来票四分五裂,马汉顺理应掌控的基本票源非但不容有失,还要尽力收编游离票;国阵兼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官司缠身和他左右看守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利的施政,都是作为全民,包括马来社群的投票考量,冒出的土团党又视为替代选项,大环境氛围构成马汉顺的严峻考验。

郑立慷须稳固非巫裔票源
为希盟守土的郑立慷并无处在被动的弱势,其实力与马汉顺不相伯仲;他务必稳固非巫裔票源,再进一步推高投票率,尤其是催谷游子票,然后争取马来票,特别是垦殖民手中一票,从而扩大优势,摆脱对手纠缠,脱颖而出。
从马华手中首夺丹绒马林以来,郑立慷积极经营选区,不只跟当地华团与各族宗教团体建立友好关系,亦不断在往日被看作一面倒倾向国阵的定存——垦殖区拓展人脉,在保守的马来群体打开知名度,为大家所熟悉,今时今日游走垦殖区不再是阻碍,并获得垦殖民释出善意,他故此有望缩小与国阵的差距。
希盟兼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坐镇打扪的效应逐渐在霹雳州发酵开来,马来票面临新一波洗牌冲击国阵可期,令郑立慷获益匪浅。
509大选,郑立慷在一些原住民票箱有所突破传捷报,在提名日当天,力挺他的队伍就有原住民脸孔,显示他在少数族群中逐渐发挥影响力;此外,一旦国阵激发内部矛盾投下抗议的情绪票,郑立慷或坐收渔人之利。

诺丽票数会影响胜算
诺丽的票数会影响马汉顺与郑立慷的胜算。
她的出现,让原本要取得大比例马来票的国阵首当其冲,好比伊党上次取得的1万票,她便顺理成章优先进账;不满国阵与希盟的选民,她会是折衷与替代方案;以往忠于国阵,目前改变态度的中间选民,或会转态投奔国盟。
纵然华裔票忌讳国盟,但诺丽是6名候选人中的唯一女性,而她与巫统丹绒马林区部妇女组前主席罗斯娜交情甚笃,过去频频与当地妇女组互动,她抢到蕴含人情成分的妇女票不足为奇。
诺丽是分散马汉顺马来票的关键,其选票数目越高,国阵流失越多,郑立慷的赢面相对增加,彼此之间的变数与定数由她的支持率主导。
马郑离部长职仅一步之遥
马汉顺向选民亮出发展牌,欲一雪前耻,在于马来票算盘是否打响;上回只凭5358张多数票胜出的郑立慷,保卫战成败也在马来票,故垦殖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丹绒马林遭归类马华的一线战区,马汉顺是党内二号人物,郑立慷为公正党最高华裔领袖,彼此距离部长职位仅一步之遥;选民抉择相对不易,出线的候选人之政治联盟执政中央才会产生部长,如果保送的人选阵营没有入主布城,也将功亏一篑。
丹绒马林选民结构
选民总数:9万3873人
选民结构:华23.9%,巫56.7%,印14.9%,其他4.5%
候选人:郑立慷(希盟公正党)、马汉顺(国阵马华)、诺丽(国盟土团党)、阿米尔韩沙(祖国斗士党)、查玛鲁丁(独立人士)、诺伊扎(独立人士)
第14届大选成绩
马汉顺(国阵马华) 1万9314票
郑立慷(希盟公正党)2万4672票
莫哈末达米兹(伊党) 1万311票
多数票:5358张
投票率:81.2%
废票:1051张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